EN
全屋智能家居走线在穿线管的选择上和传统家装布线有什么差异?
分类:材通课堂
发布日期: 2025.07.09

全屋智能家居的落地,远非简单堆砌设备。其背后复杂的电路系统,对传统家装布线提出了全新挑战——其中,穿线管的选择便是关键却极易被忽视的一环。选错管线,轻则拉线困难、成本飙升,重则埋下安全隐患,后期扩容更是举步维艰。为智能家居构建坚实的“神经网络”,穿线管的选择需遵循三大核心原则:

 

 图片2.jpg

 

管径扩容,预埋智能冗余空间:

传统局限: 家装一般最常用的是16mm或20mm线管。智能家居需承载更多弱电线缆(如网络、传感器、控制线),且未来增线需求极高。16线管内部容量较小,不适合复杂线路敷设。很多业主会采用20mm线管,但是成本也会随之增加。

智能升级:现在有18mm材通德莱士螺纹管,经综合测算,其总成本显著低于20mm线管,同时在容纳多线并行与穿线施工便捷性上,远优于16mm管径,堪称智能布线的“黄金比例”。

 _59A9014.jpg

 

结构强化,杜绝隐蔽工程隐患:

传统痛点: 光滑线管在水泥砂浆中易滑动移位,尤其多管并行区域,导致后期找平空鼓、地面开裂,甚至线管挤压变形。

 

智能加固: 优选外壁为螺纹结构的德莱士螺纹管,其独特螺纹设计大幅增强与水泥砂浆的咬合吸附力,固化后形成稳固整体,有效抵抗施工及使用中的震动移位,为复杂线路提供可靠保护。

 

 图片1.jpg

材质抗压,守护未来生活安全:

基础要求: 无论传统或智能,线管抗压性能必须合规。

智能重视: 回路增多意味着线管承载压力更大。务必确保线管具备优异的抗压强度(可通过踩踏测试),保障长期埋地安全无虞。

 

智能家居的便捷舒适,根基在于隐蔽工程的扎实可靠。明智的管线选择,避免的是未来开墙破地的昂贵烦恼,换来的是智能升级的从容无忧。大家都记住了哦!

最近新闻
更多新闻
相关阅读
400 电话
400-992-3828
微信客服
在线客服